盐边县公安局筑牢“三道主线”拉紧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网
发布时间:2025-01-08 来源:盐边县公安局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盐边县公安局
筑牢“三道主线”拉紧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网
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专项整治行动以来,盐边县公安局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针对超标电动车在增长领域“泛滥”、为管理“添乱”、为交通“添堵”等若干问题,围绕强化责任落实、紧盯隐患排查、拓宽宣传方式等方面,深入开展整治工作,切实维护交通安全形势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盐边县共有超标电动自行车3089台、登记非标电动自行车863辆,其中已备案351辆,清理乱停乱点电动车辆100余辆,其他交通违法行为133起。
一、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工作“责任线”。一是强化组织部署。围绕“全面见底、建立档案”“底数清、情况明”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管理工作,逐级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要求全体民警紧密结合辖区实际,重点围绕电动自行车在通行、停放、报废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为重点内容,对排查范围、隐患及对应整改措施等实行清单化、项目化管理,逐一明确责任领导和具体负责人,确保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二是加强风险研判。深入辖区内学校、医院、宾馆、酒店、娱乐场所、校外培训机构等地,全面梳理辖区内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风险点并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分类,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对症下药”制定整治方案,重点围绕电动自行车超标超规、违规驾驶等重大安全隐患,对重点部位进行集中排查整改。截至目前,共组织召开相关整治专项工作会议2次。三是深化全域备案。采取定点办理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在盐边县桐子林镇、红格镇、渔门镇设置临时备案标识办理服务点三处,定点向大众开展集中备案工作。同时路面执勤人员在辖区主干道、大队门口等区域开展流动巡查工作,对于巡查到的超标电动自行车及时进行当场备案工作,确保临时备案工作落到实处。
二、紧盯隐患排查,延伸联防“监管线”。一是强化路面巡查。采取“教育+劝导+整治”的方式,按照“定人、定岗、定责”的要求,整治小组在重点路段及车流较集中的路口,加强对不合格电动自行车、老旧报废电动自行车继续违规上路行驶的查处,并对驾驶人进行教育。在日常路面巡逻中加强路面观察,一旦发现路面违规超标电动车辆,及时有效开展处置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群众出行安全。二是优化协作联动。坚持“公安+社会”“日常+战时”的联动体系,以“1+N”联合护学机制核心点,全面辐射学校高峰期车辆拥堵,违规驾驶等若干问题,通过构建明确6项主要职责,细化8种处置情形工作格局,着力提升协作联动工作质效,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三是狠抓隐患整改。以“警城”联巡联动工作为抓手,积极开展“公安+城管”联勤联动,共同承担起交通管理、城市综合管理等职责,重点整治乱停乱放、交通堵点、城管难点等城市不文明现象,深入小区、群租房、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网点等场所开展联合检查,对超标电动车进行重点整治。
三、拓宽形式方式,丰富阵地“宣传线”。一是加强线上宣传。依托公安新媒体矩阵,充分运用 “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警示案例,剖析事故原因,引导群众选购质量合格的电动自行车及配件,发布《关于开展不符合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临时备案的通告》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最大化增强电动车交通安全宣传辐射面和影响力。截至目前,共发布微信推文10余条。二是加强线下宣传。结合社区走访、反诈宣传等日常警务工作,充分发挥交通安全宣传“第二警力”作用,并持续开展“七进”宣传活动,深入校园、企业、社区、机关等区域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行动专题宣传活动,向群众“面对面”传授电动自行车依法登记知识,发放相关交通宣传手册。截至目前,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组织开展大小型专题宣传活动20余场次。三是加强固定宣传。依托路面交通诱导屏、事故处理、交通违法处理窗口等宣传阵地,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张贴宣传挂图,播放宣传片的形式,深入宣传交通违法和事故带来的危害和后果,充分发挥固定宣传阵地的教育作用。截至目前,摆放安全宣传板块50余块,张贴宣传海报200余张,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