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边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春季野菜食用安全的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2025-03-11 来源:盐边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盐边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春季野菜食用安全的风险提示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野菜、野花、野果、野蘑菇等植物生长的旺季。野菜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然而,春季也是食物中毒高发季节,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盐边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春季野菜食用安全风险提示:
一、提高警惕,谨防中毒
(一)不采食不认识的野菜。许多野菜外形相似,但有些有毒植物与可食用野菜极其相似,极易混淆。例如,石龙芮(俗称“野芹菜”)与水芹、黄花菜与萱草等,一旦误食,轻则恶心、呕吐,重则危及生命。建议广大市民不要随意采摘不熟悉、不认识的野菜,尤其是生长在污染环境(如公路边、污水旁、垃圾填埋场等)的野菜,以免误食中毒。
(二)不购买来源不明的野菜。部分商家销售的野菜可能存在原料来源不明、加工过程不规范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建议谨慎购买。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野菜,并保留好购物凭证。为避免储存不当变质,野菜最好现买现吃,不要长时间存放。
(三)不轻信野菜养生谣言。网络上关于野菜功效的宣传五花八门,部分内容缺乏科学依据,甚至存在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的情况。建议广大市民理性看待野菜的养生功效,不要盲目跟风食用。
二、科学食用,确保安全
(一)食用前要浸泡清洗。野菜食用前要用清水浸泡清洗,去除表面的泥土、杂质和部分残留农药,摘净去腐,清洗浸泡要到位。建议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多次换水。
(二)烹饪方法要得当。食用野菜之前根据野菜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烹调方法,不提倡生食野菜,部分野菜含有天然毒素,需要经过焯水、浸泡等处理后方可食用。例如,蕨菜含有原蕨苷,食用前需要焯水处理;香椿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食用前需要焯水处理。建议采用蒸、煮等烹饪方式,尽量避免凉拌、生食。
(三)食用要适量。野菜大多性寒凉,过量食用容易引起肠胃不适。部分野菜还含有光敏物质,食用后晒太阳可能诱发日光性皮炎。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食用,并注意饮食均衡。
三、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食用野菜后,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尽快就医。同时保留剩余野菜样本,以便医生诊断和治疗。
四、加强监管,保障安全
野菜生产经营者应严把原料关,不得采购无合法来源的野菜,严禁生产加工销售有毒野菜。同时,要保证野菜原料新鲜,采用合理的储存条件、生产加工和制作工艺。野菜生产经营企业应保证产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出厂时检验合格。
县食安办将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对野菜采摘、销售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采摘、销售有毒有害野菜的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盐边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3月11日